Missing parameters [faxNumber]
首頁 特色簡介

愛的傳遞

本會的宗旨以關懷南洋姊妹(新住民)在台灣的生活照顧與輔導,提升其生活適應能力,使能順利適應我國生活環境,共創多元文化社會,與國人組成美滿家庭,避免因適應不良衍生各種家庭與社會問題。


婚姻媒合服務

中華民國外交部移民署
移署移字第1080011943號(點此連結移民署相關核可資料)


婚姻媒合服務:全國地區

協會服務項目
1、婚姻媒合服務
2、新住民配偶在台生活與文化適應、權益保護與問題解決
3、社區多元文化交流
4、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緬甸語文教學和翻譯
5、關心男性新住民

服務新住民歷程

◎2006年5月成立社團法人高雄市外籍(南洋)姊妹關懷協會,用團體組織的力量來照顧服務新住民,並於當年受高雄市社會局委託設置「新住民配偶社區服務據點」。

◎受民政局委託申辦「新住民生活適應班」,為新住民辦理生活適應的課程,並協助辦理歸化國籍。


◎培育專業的技術與專長促進新住民「握有釣竿,隨時釣到魚」,取得證照或結業證書,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成立「新住民母語教師團」原屬國藉越南、印尼、泰國、柬普寨、緬甸等新住民,推展新住民的母語、文化、教育的權益與福利,確保文化平權與落實母語教育。

◎成立「南洋美食坊」空間除作為新住民婦女研習教學及技術交流學習的場域。

◎進入社區多元文化交流活動,促使社會大眾對東南亞新住民認識與了解,改變社區民眾對新住民錯誤的觀感。並在社區推廣文化平權,讓移民文化與本土文化在社區有平等的地位,並孕育成多彩多姿的多元文化。

◎婚姻媒合服務:內政部移民署從事跨國境婚姻媒許可證。

◎關注男性新住民在台生活適應及人際關係狀況。


協會簡要事蹟:

◎高雄市外籍(南洋)姊妹關懷協會於2006年5月成立,受高雄市社會局委託設置「外籍配偶社區服務據點」。

◎2007年開始受民政局委託申辦「外籍配偶生活適應班」,為外籍偶辦理生活適應的課程,並協助辦理歸化國籍,在過程中減免委託辦理的費用,造福辦理歸化國籍的新住民。

◎2012年開始以促進新住民姊妹「握有釣竿,隨時釣到魚」參加職業培訓,取得證照或結業證書,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乃當務之急。開辦外籍配偶服務照顧員的培訓並藉著相關的會議修訂對新住民姊妹參訓的限制。

◎2013年有鑑新住民其母國語言與文化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中被邊緣化或漠視。所以協會辦理『舞動台灣社會融合生命力的舞蹈』,透過專業舞蹈老師,介紹認識各國民族舞蹈,讓新住民姊妹學習舞動各國民族舞蹈,從舞蹈的肢體語言促進彼此的尊重、包容、接納。用新住民姊妹所學習的融合生命力民族舞蹈,舞出新住民姊妹與台灣社會共榮、共存、共樂的生命共同體,在社區晚會和活動中心演出。

◎2014年協會辦理『我們都是一家人』多元舞蹈,把學習的成果經由在社區和養護中心、護理之家10場的的演出分享給社會大眾認識及瞭解多元文化。

◎2014年辦理《越來越會講-小朋友越語說故事》比賽及出版成果手札,開啟新住民家庭說新移民母語風氣,營造一個支持新住民第二代學習母語環境,促進其外語能力,培養國際競爭力。促進家庭親子及成員間彼此的良性互動,培養濃厚親情,建立家庭支持力量。推展認識及尊重多元文化,建構豐富多元文化社會。累積多元文化視野,增進國家未來競爭力。

◎2014年製作如何辦理中文學歷認證,翻譯成越南文、印尼文、泰國文、柬埔寨文,並做成4種語言DM宣傳。

◎2014年任高雄市政府終身學習委員提案: 承認新住民母國的學歷既是教育政策,為促使新住民姊妹回母國時能完成其母國方面學歷認證,教育局已在應在其網頁用中文與其母國文字明確告示如何有效的申請翻譯。

◎2014年與2015年開辦2期擁抱彩虹的天空-新住民姊妹專業彩妝護膚技藝培力方案,共有26位姊妹考到丙級美容證照。有8位姊妹自己創業開店。

◎2015年辦理《台灣之子母語說故事、朗讀比賽暨新住民姊妹說故事比賽-台灣是我的第二故鄉》,出版成果手札。

◎2015年辦理新移民多元文化繪本創作研習及印製,出版有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4國語言的文化繪本。

◎2015年3月正式成立「新住民母語教師團」團員原屬國藉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

◎2015年新台灣之子暑期育樂輔導暨母語學習營。

◎2016年3月至6月和9月到12月辦理搭上返回夏龍灣的船-台灣之子母語生活學習營

◎2016年6月18日成立高雄市新住民母語文化教育服務協會,11月1日變更登記為社團法人高雄市新住民母語文化教育服務協會。

◎2016年11月設立「南洋姐妹美食訓練」空間除作為新住民婦女研習教學及技術交流學習的場域,另亦運用該空間經營辦理異國文化體驗活動、課程講座等,俾增進市民多元文化視野,改變過去因媒體效益帶來負面刻板印象,運用多國南洋料理作為姊妹與社會聯結及傳遞母國文化的媒介與素材。

◎2017年3月建議移民署新住民發展基金要檢討目前對新住民的照顧、輔導及發展的政策方向。

◎2017年3月-6月.9月-12月辦理東南亞母語生活學習營,台灣之子東南亞語文學習生活營將開辦4個班別,有越南語組、印尼語組、泰國語組、柬埔寨語組,以輕鬆、自然的方式讓小朋友學母語。

◎2017年3月-7月『女人是油麻菜籽命,落在哪裏就長到哪裏…』新住民多元文化生命故事寫作。

◎2017年6月-11月辦理看見新住民的新能量-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活動,讓社區民眾認識和接納新住民姊妹的異國文化,在社區呈現多彩多姿的多元文化,讓社會大眾看見新住民的新能量。

◎社團法人高雄市新住民母語文化教育服務協會成立:

2015年3月在高雄市外籍(南洋)姊妹關懷協會正式成立「新住民母語教師團」現有團員原屬國藉有越南、印尼、泰國、柬普賽。這些成員在新住民姊妹中其母國的教育程度較高且有心傳承母國文化,願意擔任多元文化的大使。「新住民母語教師團」經過一年課程與活動參與,姊妹認為須有立案的組織團體,以團體的力量推展新住民的母語、文化、教育。所以於2016年6月18日立案「高雄市新住民母語文化教育服務協會」,11月1日取得「社團法人高雄市新住民母語文化教育服務協會」證書。


◎2018年8月-11月我是你的鄰居~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系列活動,

◎2018年地方的選舉辦理我們新住民選票支持市長、市議員參選人當選立即成立市府一級編制「高雄市政府新住民事務委員會」連署說明會。

◎2019年3月-6月飄洋來台 牽手一世情系列活動。

◎2019年4月我們都是一家人~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系列。

◎2019年7月文化局社區營造多元文化交流”跨洋過海牽手一世情”故事劇演練與演出,用紙偶與小劇場場景。

◎2019年9月愛使我們相聚在一起~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活動計畫。

◎2019年12月高雄市議會關心新住民公聽會。

◎2020年3月相親相愛~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活動。

◎2020年3月翻轉人生-新住民弱勢家庭服務。

◎2020年7月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

◎2020年8月跨洋來台牽手一世情-社區劇場展演活動。

◎2020年8月「新住民親子活動系列」微笑高雄前鎮好「家」在~多元文化活動。

◎2020年9月新住民婦女支持性課程-從蛹蛻變到蝴蝶。

◎2020年9月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活動。

◎2020年11月給我機會翻轉人生-新住民弱勢家庭服務。

◎2021年4月星月交輝-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活動。

◎2021年8月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

◎2021年8月南向新勢力-新住民語文生活營。

◎2021年9月新住民桌遊設計培力方案。

◎2022年1月新住民藝文推廣及社造參與計畫。

◎2022年5月蔓延在家鄉的愛~新住民社區多元文化交流活動。

◎2022年6月為愛走天涯-男性新住民生活適應、人際關係研討會暨雙語故事。


服務內容: 婚姻媒合服務(移署移字第1080011943號),新住民配偶在台生活與文化適應、權益保護與問題解決,社區多元文化交流,越南、印尼、泰國、柬埔寨、緬甸語文教學和翻譯,關心男性新住民

高雄市新興區民生一路31號7樓之4

主要服務地區:全國地區